走进中国山参之乡 ① | 桓仁林下参,何以奇特
开篇语
五女山下,浑江环绕,绿水青山之间,隐藏着一方神奇土地,宛若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这里就是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
桓仁之地,历经清代早中期二百年封禁,一直像一个幽居的隐士,于辽东的高山密林里,静默独处,自清末首任县令章樾修筑八卦城伊始,桓仁逐渐解开神秘面纱,走进大众视野。
近几十年来,因山水风光秀美,历史古韵丰厚,桓仁逐渐成为游人探幽览胜的打卡地,而最终把桓仁推向聚光灯下熠熠生光的则是蓬勃发展的林下参产业。
目前,桓仁林下参保护地面积已达65万亩,年产干品10吨左右,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桓仁被誉为“中国山参之乡”。
春光正盛,百花争艳,宝贵的劳忙时节,我们走进桓仁,上山下乡,登高步远,探究充满神奇的林下参,探究它的生长发端,又如何渐入佳境。
桓仁林下参,何以奇特
天时地利孕精华,一方水土一方参。
人参位列东北三宝之首,声名远播国内外。
桓仁位于长白山余脉之上,自然环境非常适宜“百草之王”的生长。

四月桓仁,春光明媚,山川灵秀。
桓仁林下参十分幸运,正好处于中温带以南地区,为人参分布最佳纬度范围内。据林下参种植专家王熙湖介绍,中温带往北纬度越高,人参全生育期越短,出苗期也相应推迟,中温带向南纬度越低,人参全生育期越长,出苗期也相应提早。

天清气朗,和风丽日,林下参开枝散叶,生命旺盛。
桓仁春季温暖湿润,夏季较短,秋季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严寒多雪。每年初霜一般在9月中旬,终霜一般在5月上旬,满足人参整个生育周期的生长时间。降雨多集中在七八月,降雨量高于其它地区,而七八月间正是林下参生长最快时期。
光辐射强弱直接影响人参的发育、产量和质量,桓仁全年太阳总辐射量高,有利于人参有效物质合成,使得桓仁林下参皂苷含量更多。

桓龙湖水广大清澈,默默滋养着林下参。
桓仁境内的桓龙湖,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增加了林下参生育期,有利于山参自身营养物质的积累。
桓仁植被以柞林、杂木林等天然次生林为主,森林覆盖率高,这种植被资源庇护了林下参的生长。

林下参种植在林间山地。
桓仁土壤为灰棕色,团粒结构,呈微酸性-中性,有助于林下参形成良好的体态色泽。
天造地设,得天独厚,桓仁优异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纯正的林下山参,这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难得馈赠。
王熙湖表示,桓仁林下参种植在林间山地,历经15年以上的生长周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可施肥,更不可打药。
每一株林下参都经过大自然多年滋养,长期野生环境下的自然抗争和生态孕育,使其潜藏的生命力与药效得到充分激发,最终成为品质优良的上佳山参。
生长良好的林下参外形俊秀优美,体态自然,有光泽,芦碗排列整齐有序,并具有圆膀圆芦和马牙芦两种芦,其环纹细而深,须根细而长,疏而不乱,有弹性,不易折断,珍珠点明显。

采挖出来的林下参,细心处理包装。
正如传唱多年的歌谣所述:“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腹圆芦枣核艼。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珍珠点点缀须下,具此特征野山参。”林下参具备野山参的特性,芦、体、纹、须、艼,每一样都是其价值所在。
这些特点使得桓仁林下参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识别度和认可度,成为抢手货。
策划:徐晓敬
执行:王世海 闫尚 张晓楠
文字:王世海
摄影:王世海 张晓楠
责编:王世海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