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茬花一茬菜 李千户镇暖棚不轮空
本报记者 狄文君
初冬时节,寒气逼人,铁岭市铁岭县李千户镇营盘村村民周志文家的大棚里却花香四溢。“两栋冷棚的菊花早就卖完了,赚了6万多元。这栋暖棚菊花是第二茬,我刚送到沈阳一车,再有半个来月就全能卖出去,接着再种点小菜。”周志文说。
在李千户镇,周志文是较早发展鲜花种植产业的。“我用大棚栽种菊花有二十六七年了,忙的时候雇几个人,平常就我们夫妻俩管理。”
周志文告诉记者,铁岭菊花在沈阳的鲜花批发市场非常受欢迎,“咱东部山区的菊花生长期长,花大、茎粗、花色亮堂,放冷库里能保鲜一个月,插水瓶里能开一周以上。”
选择好品种是周志文的菊花俏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品种叫‘光玉’,从南方空运过来,要先插入土壤里缓苗20天左右,再进行移栽定植。”为增加光照,确保高度长到70厘米以上,周志文在大棚上方安了两排补光灯。“每把10枝,价高时每枝能卖到一块六七,比种苞米效益好多了。”周志文说。
见到周志文夫妇守在家里就把钱挣了,附近村民也开始发展大棚鲜花种植。
西催村的岳丽男十多年前开始种植棚菜,看到种鲜花效益好,便和丈夫一起种植鲜花。目前,夫妻俩拥有1栋高标准暖棚、2栋冷棚。据岳丽男介绍,她家的暖棚定植8万株菊花,暖棚一年两茬花,之后再种一茬小菜,让棚地不轮空。这样算下来,岳丽男家3栋大棚的年收入有13万元左右。
乡村振兴首先要实现产业振兴。近年来,李千户镇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支持发展“美丽经济”与富民产业。目前,全镇建大棚324.5亩,其中菊花种植面积达15.5亩,年产菊花20余万株,许多村民走上了美丽致富路。
责编:齐志扬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