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市10万亩稻田实现绿色种养循环
孔丽娜 本报记者 蔡晓华
4月8日,在丹东东港市长山镇种粮大户李连山家的稻田里,3台撒肥机来回穿梭,一层层肥沃的有机肥料均匀地覆盖在田野上。“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极大地改善土壤品质,提升有机质含量,避免土地板结,更有利于种出高品质水稻,期待今年有个好收成!”李连山充满信心地说。
这是东港市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的一个小镜头。绿色种养循环是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作为种植业的肥料来源,既能解决当地养殖业产生的粪污,又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兼顾生产与生态,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间进行转换。2023年年底,东港市被确定为农业农村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县之一。
今年年初,东港市遴选10万亩水田作为实施区域,涉及水稻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集中连片、基础条件较好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66家,覆盖15个乡镇、2个农场。由3家有机肥企业和3家新型经营主体负责粪污处理还田服务,采用“养殖场(户)—有机肥生产企业—转运还田”和“养殖场(户)—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转运还田”大、小循环两种模式,收集购买本地规模养殖场或分散养殖户的畜禽粪污进行腐熟堆沤,经检测合格后施入目标田块。采取“固体粪肥+配方肥”模式,每亩水稻田施用300公斤堆沤肥,再配合施用配方肥。
“这个项目的实施,在积极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养殖户的畜禽粪污处理投入,可谓一举两得。从目前情况看,每亩水田增施堆沤肥后,可减少化肥用量3%到5%,对推动全市农业绿色生态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东港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土壤肥料部部长唐丽丽说。
今年以来,东港市6家服务主体共收集处理鸡粪污5.8万吨,堆沤成品肥料3万吨,抛撒还田面积达7.1万亩,约占总任务量的70%,预计4月中旬前完成全部粪肥还田工作。
责编:徐 硕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