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后浪”回村了
“在外打工的小年轻儿开始回村了。”7月15日,在葫芦岛市绥中县加碑岩乡王家店村老马上洼村民组,90后马洪山和姐姐马洪跃经营的“马家大院”开张“满月”了。看着慕名前来的自驾客在村里进进出出,爬山、拍照、买山货、吃农家饭,村民组长马绍坤感慨地说:“后浪推前浪,咱这老村子发展有新力量了!”
藏在大山里的老马上洼,土地资源极为匮乏,都是散小的“锅盖地”、贫瘠的“望天田”。谈起曾经的贫困,马绍坤并不避讳:“30多户108口人,有1/4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样的地方根本留不住年轻人!”
为让老村早日脱贫,去年,乡里抓住老马上洼刚刚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契机,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村里的脱贫工作结合起来:整修村路,修缮古道,让人“能进来”;建通信基站,联上网,让人“能招来”;把古井“复活”,家家通上自来水,卫生条件改观;组织村民饲养家禽,采摘山野菜,卖山货让大伙儿腰包鼓起来;山坡种上玫瑰花,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管理;春日看蚕,夏日赏花,秋日尝蜜,冬日包黏豆包……
随着吃住玩的游客越来越多,老马上洼村组这匹“老马”又奔腾起来。
家乡的变化让远方的游子又惊又喜。今年春天,看着游人在村里流连、赞叹,原本在大连做会计、在沈阳搞设计的马家姐弟俩萌发了留在村里创业的念头。一番调查论证后,他们决定以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为出发点,将家里的5间房子,装修成古居风格的7间民宿,与村里的产业发展思路同步迈进。开业才一个月,马家大院就接待了160多人。
如今,老马上洼贫困人口已全部销号。而随着“传统村落”招牌越擦越亮,大家也更有奔头、有劲头了。
“传统村落需要新鲜血液,只有这样,文化才会传承发展。”加碑岩乡党委副书记杨宝林说。“我们也希望通过创业,带动更多的小伙伴回乡,让老村不再‘空心’。”马洪跃姐弟信心十足地回应。本报记者 刘 佳 唐佳丽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